
各便利店争先向社区扩张 从去年开始,7-11、全家便利、罗森、快客、好邻居、京客隆等便利店品牌频借东风谋求社区市场,各便利店品牌在社区市场开始了近乎于白热化的竞争。如全家便利,在提供社区服务上强调“店型、商品和便民服务”三个不同,全家正朝全功能、多服务方向转型。 过去主要发展大卖场业态的零售商也开始瞄向社区 华润万家计划今年开设50家社区超市,去年新开社区超市40多家;百佳超市从去年开始调整战略方向,未来超市发展也将转向社区聚集的地带;中百集团未来的主攻方向也将是社区超市,仅在重庆地区就打算开50个社区超市。 电商企业“插足”社区商业 亚马逊与1号店先后与全家便利合作,让全家便利代收发快递、负责接收包裹、以及提供包裹自提业务;京东携手万家便利店发力O2O;顺丰更一口气开出518家网购服务社区店“嘿客”,且有消息称顺丰“嘿客”将在今年之内开设4000家门店。 部分房企针对社区商业开发了相应的产品线 万科为其社区商业配备了“五菜一汤”,而且今年万科与百度合作,将在其商业地产中实践大数据思维运营思路,社区商业的发展也将在此思路的影响下推进;花样年集团专门设置了社区服务商彩生活,而且彩生活最近从花样年分拆上市成功,花样年将愈发加大社区商业的投入;还有世茂的mini-mall、中粮的祥云小镇、绿地的缤纷城等,都是各自房企在社区商业上相应开发的产品线。 恒昌点评: 今年来,零售商、房企、电商出于各自自身发展的需求,纷纷不约而同的将眼光瞄向社区商业,围绕社区大作文章。虽然目前社区商业基本业态盈利能力普遍不高,而且对租金市场竞争等因素较为敏感,但其一方面有政策支持,另一方面还尚属未挖掘的金矿,故社区商业有其独特魅力,且其价值显而易见。未来社区商业份额的激烈争夺由此基本可以预见,而且在激烈竞争当中,社区商业有望诞生出龙头企业来引领其更快速的发展。
|